鄭捷證券市場紅周刊季報表現是漲跌主線
鄭捷證券市場紅周刊:季報表現是漲跌主線
鄭捷證券市場紅周刊:季報表現是漲跌主線 更新時間:2011-5-2 7:50:40 《紅周刊》:你月初說,四月份只要不跌,指數轉牛信號就能出來,哪知道最后一周大跌3.29%,煮熟的鴨子飛了。
何巖:繼續等待吧。當時講四月份不跌就算好,這句話的言外之意就是四月份持續上漲是很困難的。其實,主觀上來說,大跌一下再出信號對于選股是有利的??梢再I到難得好價格。
《紅周刊》:你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別看指數并沒有跌太多,個股可跌慘了。如中瑞思創兩周跌掉40%。
何巖:有沒有想過個股暴跌為什么集中出現在這個時段?
《紅周刊》:大盤跌呀,深成指、中小板指數特別是創業板指數都走得非常差。對個股來說,這是系統性風險。
何巖:這只是技術面。想過這兩周是年報和季報集中披露的時間嗎?很多去年被瘋炒而沒有業績支撐的股票,在年報及一季報披露之時,再也無法躲藏,只能選擇向下。
《紅周刊》:還真是?;貞浺幌?,近期暴跌的股票:海普瑞、中瑞思創、華東數控都是一季報業績減少的,它們暴跌的時點也在一季報前后一兩天。
何巖:是的。再看看最近逆市上漲的股票,冠福家用一季報預增2700%,美欣達預增2100%,江蘇索普預增350%,近兩周走勢很強的品種大多都是一季報業績預增80%以上的。從漲跌幅榜個股在業績上完全不同的表現,大家應該可以品出一點東西來。
《紅周刊》:業績很重要!別忘了你答應的,教大家找好公司的方法。
何巖:好公司還是不少。最近一直在調研,最新成果回來和大家分享,之前提到過的好公司正好關注。上次提示同仁堂,如果跌出好價位來,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兒。中小板的普跌也給部分好公司提供了機會,類似浙江眾成這樣不但季報業績翻番、而且半年報也有“定心丸”的細分行業龍頭值得去研究。另外,大家也不必對大盤過于擔心,首先要規避業績差、沒有成長預期的個股,大盤對真正好公司的影響是短期的。
-----------------------------
坐上業績火箭 146只A股年報季報利潤雙超100%
146只A股成“雙百”優等生
坐上業績“火箭”,年報和季報利潤雙超100%
每門功課都考滿分,這是很多學生的夢想。在股市里,每位股民都希望自己的股票每年業績都增長100%以上。統計顯示,截至4月29日,已經公布的2133家上市公司年報,平均凈利潤增長了37.22%,其中1614家公司業績增長,158家扭虧。1977家已公布季報的上市公司中,1387家出現增長,543家公司凈利潤增幅超過50%。年報和季報連續增幅超過100%的A股公司共有146只,他們成了業績優等生。
312份季報增幅超過100%
業績暴漲的三愛富股價扶搖直上,今年以來該股從14.67元最高漲至36.69元,最大漲幅達到150%。2010年,三愛富每股收益0.122元,增長了125.93%,今年一季度,三愛富的每股收益達到了0.639元,同比增長了16723.68%。
一季報業績增幅居第二位的是常山股份,增長了89倍。不過該股股價從年初的17.29元跌到了16.92元。一季報業績增幅超過50倍的個股還有北化股份、蕪湖港、華麗家族、電廣傳媒等。另外,西昌電力、綿世股份、榮安地產、上海九百等13只個業績增幅也超過了10倍。
在這19只一季報大幅增長的個股中,除了常山股份、北化股份、蕪湖港三只個股外,股價都出現了上漲。
據深圳證券信息公司數據中心統計,截至4月29日,滬深兩市共有1977家上市公司披露2011年一季報,占全部上市公司總數的90.89%,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24.66%。1977家公司中,凈利潤同比出現增長的公司有1387家,84家扭虧為盈,合計占比74.41%。其中,凈利潤增長幅度超過100%的公司有312家,占比15.8%。
6成年報高增長個股沒分紅
截至4月29日,滬深兩市共有2133家上市公司披露2010年年報,占全部公司數的98%,平均凈利潤同比增長37.22%。2133家公司中,凈利潤同比出現增長的公司有1614家,158家扭虧為盈,合計占比83.08%。
2133家公司平均營業收入80.67億元,同比增長34.56%;平均凈利潤7.74億元,同比增長37.22%;平均每股收益0.4997元。
記者統計發現,有422份年報業績漲幅超過100%,占全部公司的19.78%。
年報業績漲幅最大的是天利高新,漲幅高達177倍,晉億實業、ST盛潤A、大族激光的業績增幅超過100倍。ST金化、廣發證券、三普藥業、長春經開、天奇股份、西王食品、ST匯源、ST秋林、佛塑科技、ST南方、大港股份、ST新太、方大炭素的業績增幅也超過20倍。
不過,年報大增的公司今年以來表現并不是特別突出。記者統計發現,這17只個股今年以來有10只股價上漲,漲幅最大的是天利高新,該股從9.32元最高漲到17.96元,股價接近翻番,昨天收盤仍有15.05元。但大族激光、廣發證券、西王食品、ST秋林、佛塑科技、ST南方、方大炭素等7只個股股價出現下跌。其中,跌幅最大的是廣發證券,該股從53.14元跌到了35.2元,跌幅高達33.76%。
在這些年報業績增幅超過100%的個股中,有256只個股選擇不分配,成了鐵公雞,占比達到60.66%。只有四川九洲、常鋁股份、梅花集團、永泰能源、鳳竹紡織、蕪湖港、蓉勝超微、江特電機、旭光股份、金晶科技、酒鋼宏興、威華股份、山下湖、登海種業、迪康藥業、齊翔騰達、海寧皮城等17只推出了10送5股以上的高送轉方案。
近9成高增長個股來自主板
業績是股價的基礎,業績連續爆發性增長,無疑是造就牛股的一大基礎。記者統計后發現,2010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報業績增幅都超過100%的個股一共有146只,這些個股中或許孕育著不少今年的大牛股。
這些業績大增的146只個股,39只來自深圳主板個股,89只為滬市主板個股,還有18只是中小板個股,創業板個股則沒有一只上榜。滬深主板市場共有128只入選,占全部146只個股的87.67%。
在持續高增長的個股中,記者發現了不少浙江企業身影,例如海寧皮城、中捷股份、浙大網新、精功科技、京新藥業等。
有色金屬、鋼鐵、化工等傳統行業,去年以來的業績持續大幅增長,例如中鋼吉炭、沙鋼股份、西寧特鋼、南鋼股份、酒鋼宏興、柳鋼股份等鋼鐵股去年年報和今年一季度業績增幅都超過100%,錫業股份、安納達、辰州礦業、常鋁股份、江西銅業、包鋼稀土等有色金屬和稀土概念股業績也持續攀升。近期走勢強勁的亞星化學、氯堿化工、三愛富、山東?;然す梢哺鷺I績爆發有關。
18家上榜的中小板個股中,多數屬于礦業股和鋼材基建股,只有精功科技、江特電機、海隆軟件等新興產業公司業績出現了爆發性增長。
以業績爆發力強著稱的創業板個股,竟然全部落選業績增長“雙百”股,這讓人感覺很滑稽。根據統計,自2009年10月開閘以來,創業板成員已擴充至209家,2010年凈利潤147.38億元,同比增長31.08%,整體凈資產收益率為8.76%,但其毛利率與2009年度相比下滑1.71個百分點。當成長性下降后,中小板和創業板股價出現連續大跌也就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