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壓力共振人民幣匯率再創新高
多重壓力“共振”人民幣匯率再創新高
多重壓力“共振”人民幣匯率再創新高 更新時間:2010-11-11 7:16:05 經歷近一個月的盤整之后,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10日以6.6450再度創出匯改以來新高。而與此同時,美元指數也處于反彈進程中。專家分析認為,人民幣、美元出現少有的“聯袂”走強現象,是內外多重因素“共振”的結果。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前一交易日上行百余基點的基礎上,11月10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走高130個基點,以6.6450再創匯改以來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國際匯市的“風向標”,美元指數也在弱勢調整后出現了連續反彈。周二美元指數一度攀升至77.51,收盤為77.44。 在此之前,受美聯儲重啟量化寬松且規模略超預期影響,國際匯市美元持續走弱,并引發市場對于其可能進行深度調整的猜測。但上周五受美國非農就業數據明顯好轉推動,美元指數“絕處逢生”。加上外媒報道稱愛爾蘭有意向歐盟求助令歐債危機烽煙再起,避險情緒抬頭繼續對美元形成提振。 在美元短期走強的背景下,人民幣創出新高,源自不斷加大的外部升值壓力。香港時富金融分析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G20峰會舉行在即,通常峰會前夕各主要貨幣都會出現較大波動,以緩解會議期間的壓力。 招商銀行全球金融分析師劉東亮表示,美國新一輪量化寬松令國際市場流動性壓力日益加強,而“熱錢”涌入將導致中國國際收支順差規模的增加,從而給人民幣帶來升值壓力。 除了國際資本流動格局的變化,人民幣匯率創出新高背后,也有來自中國本土的內在動因。 海關總署10日公布了今年前10個月中國外貿進出口情況。數據顯示,1至10月中國進出口總值達到23934.1億美元,同比增幅高達36.3%,進出口規模已經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此間市場人士分析認為,由于未來升值已成趨勢,在現階段外貿形勢好于預期的背景下,人民幣匯率穩步走高,可視為其主動“消化”部分升值壓力的表現。 另外,國家統計局將于11日公布一系列重要宏觀經濟數據。按照市場人士的預測,10月CPI再創年內新高幾成定局。市場對于央行再度加息的預期迅速升溫,也使得人民幣升值壓力驟然加大。 不過,許多市場人士并不認為人民幣匯率會在近期持續大幅升值。一方面,10月央行意外加息,但并不代表著中國就此進入加息周期,且持續的低利率也是促進民間投資的必要條件。如果二次加息未成現實,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升值壓力。 另一方面,如果人民幣大幅走升,國際“熱錢”的瘋狂流入會抬升包括股票和房地產在內的中國資產價格,從而形成嚴重的泡沫。這與中國宏觀調控的目標顯然是背道而馳的。從過往經驗來看,在外部升值壓力加大的情況下保持自己的節奏,已經成為人民幣走勢的重要特征之一,這一次應該也不會例外。 據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