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輝紅科德投資人民幣升值力助大盤反彈-【新聞】
黎輝紅科德投資:人民幣升值力助大盤反彈
黎輝紅科德投資:人民幣升值力助大盤反彈 更新時間:2010-6-22 0:19:20 受人民幣匯改重啟,區域規劃密集獲批等消息刺激,周一滬深兩市放量大漲。早盤兩市雙雙高開,在賣盤打壓下,滬指一度考驗2500點,隨后金融、地產等權重股發力回升,市場人氣快速恢復,一掃前期頹勢,個股全面活躍,午后成交量快速放大,滬指接連收復5日、10日、20日等多條均線,截止收盤滬指報收2586.21點。從近期消息面上看,政府防止經濟二次探底的政策密集出臺,放緩收緊流動性、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扶持新興產業、加快區域規劃審批,這些都體現了政府呵護經濟復蘇的力度有增無減,也直接提振了市場信心,對市場重新恢復活力起到了積極作用,鑒于藍籌股重新走強,本周大盤有望向2600點上方發起沖擊。
1。中國證券報報道,二十國集團多倫多首腦峰會即將于本周末舉行,各成員國政府首腦及高級官員,也依照慣例在上周末紛紛表達各自立場。從目前的情況來看,G20成員對保證全球經濟復蘇成果不會落空的重要性,取得了基本一致;然而,在對經濟復蘇所面臨風險的解讀上,各方分歧卻較為嚴重:東道國加拿大以及正在遭受債務危機的歐洲國家紛紛要求G20成員整頓自身財政;而一心希望扭轉全美就業市場頹勢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則要求各國承諾保持刺激性財政政策的延續性。
2。中國證券報消息,據報道,英國財政大臣喬治·奧斯本將于6月22日宣布緊急財政預算案,內容主要包括削減公共開支和提高稅收。分析人士指出,該預算案可能將成為近30年來英國政府出臺的“最嚴厲”的緊縮財政預算;此外,預算案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英國能否保住其AAA主權信用評級,對未來英鎊的走勢至關重要。
3。中國證券報報道,中國人民銀行新聞發言人19日發表談話表示,“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 央行稱,當前是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改革的有利時機。一是當前我國經濟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步鞏固,經濟運行趨于平穩,這為進一步推進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契機。二是我國正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轉變發展方式,國際金融危機爆發使得這一任務更加重要和緊迫。匯率形成機制改革有利于促進經濟結構調整,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三是進一步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實現雙向浮動,也是提高宏觀調控的主動性和有效性的需要,可應對不同情景下的外部沖擊。
4。中國證券網消息,近期來,國家密集批準多個區域經濟規劃,提升區域經濟在經濟發展中的比重。20日,中共福建省委書記孫春蘭宣布,國務院已批準廈門經濟特區擴大到全市,并建立兩岸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此前,深圳特區擴關申請、重慶“兩江新區”總體規劃方案以及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發展規劃綱要等相繼獲批。多個區域政策密集出臺,標志著區域板塊正在國家加快經濟發展及產業結構轉型的過程中發揮著愈加重要的作用。
5。新京報報道,在19日舉行的“第六屆中國民營經濟企業投資與發展論壇”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司司長王黎明表示,為落實《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將進一步細化市場準入政策,消除體制性障礙,制訂非公有制經濟在基礎設施,石油石化、電力通訊、社會事業等領域的準入政策。
6。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吳吟6月19日在“中國能源戰略與‘十二五’能源發展論壇”上說,我國國家能源戰略和規劃設計分為三個層次,目前均在分頭編制中,國家能源戰略理念將發生六大轉變。據吳吟介紹,我國國家能源戰略理念的六大轉變包括從偏重保障供給為主,向科學調控能源生產和消費總量轉變;從嚴重依賴煤炭資源,向綠色、多元、低碳化能源發展轉變;從過度依賴國內能源供應,向立足國內和加強國際合作轉變;從生態環境保護滯后于能源發展,向生態環境保護和能源協調發展轉變;從資源依賴型的發展模式,向科技創新驅動型的發展模式轉變;從各能源品種獨立發展,向多種能源互補與系統的融合協調轉變。
7。據港媒報道,有關內地三網融合試點城市的申報工作,在上周五已結束,據了解,最終名單會在本周五正式公布,意味著事隔半年時間,三網融合試點工作要正式啟動。不過,歸納投資銀行意見及業界經驗,融合工作在初期要順利推行,目前看來仍不樂觀。
近期世界經濟嚴峻形勢開始有所好轉,先是,歐盟通過真金白銀救市,歐元區各國相繼削減財政赤字,歐盟主權債務危機開始緩和,歐元逐步震蕩企穩;其次,美國經濟復蘇趨勢不改,各項經濟數據繼續好轉,美國股市重新企穩走好;最后,二十國集團首腦峰會即將于本周末舉行,一旦峰會能達成實質性經濟舉措,將會對全球經濟復蘇起到積極作用,利好全球資本市場。而中國內進入宏觀調控觀察期,但政府有保有壓不改,一邊,加快淘汰落后產能,加速經濟結構調整;另一邊,央行收緊流動性放緩,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設,出臺新興產業政策扶持新經濟發展,推動人民幣匯率改革,這些都有利于國內經濟健康持續穩定的發展。鑒于上述情形,市場整體風險釋放較為充分,估值水平處于歷史低位,同時保險、社保資金相繼表態提高入市比例,新基金建倉,產業資本回購,這些因素都為大盤逐步企穩反彈提供了條件,而反轉時機仍需等待政策轉向。